墨年书屋 > 穿越小说 > 新顺1730 > 第二八八章 海上马车夫的遗产
  两个人都在巴达维亚,对局势变化的了解,至少比刘钰说的那些坐在阿姆斯特丹、靠臆想和拍脑袋来决策的十七人董事会要强。

  伴随着大顺睡醒了,东南亚已经出现了不可控制的变数。

  考虑大顺是否会下南洋,毫无意义。

  因为,甚至不需要大顺亲自下场战斗。

  就像是这一次刘钰带着舰队起来,就像是这一次英国派出了战列舰带队的远洋舰队抵达东南亚,都会让原本一家独大的东南亚局势,发生微妙的变化:荷兰营造的不可战胜、船坚炮利的形象,会在那些岛国酋长苏丹眼里,轰然崩塌。

  权力,有时候,信则有,不信则无。

  荷兰不是随时都有能力打死一切反抗者的,但打死的多了,人们就信了他不可战胜。

  一旦开始有人不信,那么统治的成本就会陡然飙升。

  一旦有人开始怀疑荷兰是否真的是不可战胜,那么那些隐藏起来的反抗心,都会迸发出来。

  对于日后的巴达维亚总督而言,必然是个巨大的挑战。

  大顺控制南洋、还是英国控制南洋、亦或是各个苏丹国反抗了荷兰的统治,对大顺而言,区别极大。

  但于荷兰,有区别吗?

  瓦尔克尼尔心想,自己还是带着掌声走下这个舞台吧,把这些烂摊子,留给那些和几年前的我一样的、带着雄心壮志和狂热心情的新总督吧。

  …………

  巴达维亚的总督生出急流勇退、不如归去的心思时,连富光的庄园里,刘钰正在眉飞色舞地宣告着旧荷兰的必然败亡,以及该怎么继承荷兰的遗产。

  和考虑勾心斗角、内部背锅的瓦尔克尼尔与菲利普斯不同,此时在这个严密封锁的房间内讨论的人,大多数都是一群年轻的牛犊。

  这是刘钰筛选出来的心腹,除了岁数大一些的康不怠和馒头等人,剩余的都是随船而来的遴选出的义学孤儿。

  房间的外面,被士兵严密地把守着,任何人都不准靠近。

  然而,这间密闭的房间里,却没有讨论一句阴谋、半句诡计。

  而只是在那里学习,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,来看待这个被遮盖起来的世界的真相。

  刘钰站在前面,身后挂着一幅传教士那里弄来的欧洲地图,一幅世界地图。

  他的手边,放着一架简易的天平,什么也没放,此时正是完美的平衡状态。

  身后的船板木匠制作的携带的黑板,写着一些外面的人每个字都认识、但连在一起却不懂是什么的话。

  诸如阶级、矛盾、工商业、市场、人工成本、主观、客观之类的字词。

  按住了手边的天平,刘钰回身在黑板上写下了“东印度公司”几个字。

  回过身,笑盈盈地说道:“不管是谁家的东印度公司,不要看他客观带来了什么改变,一定要牢记,他的主观肯定是为了赚钱。资本是趋利的。”

  “明白了这一点,很多事情的迷雾也就揭开了。”

  “赚钱,总得把东西卖出去。赚谁的钱?”

  “要么,把自己家的东西,卖给别人;要么,把别人家的东西,卖给本国的老百姓。”

  “那你们说,这东印度公司的垄断权,最开始是为了赚别人的钱?还是赚本国老百姓的钱?”

  “主观的愿望不变,客观的条件发生变化,东印度公司的经营方式也会不断发生变化。”

  “这就是我说的,可以利用荷兰,在击败荷兰后与荷兰合作的根本性原因。也是为什么我说,可以和瑞典合作、荷兰合作,但绝无可能与英国、法国在贸易上达成合作。”

  说完,他的手摸向了身边的天平,拿起一枚砝码,放在了左边。

  “这,是英国东印度公司,拿中国货冲击本国市场、赚英国老百姓以及殖民地老百姓钱的利益。或者说,这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当买办化的可能。”

  此时,天平理所当然地朝着左边倾斜。

  然后,刘钰伸手拿出了六七个砝码,一个个地放在了右边。

  “这一枚,是英国圈地运动的贵族利益,他们养羊。他们需要羊毛高价,而羊毛高价的基础,是往外卖呢绒,而不是从中国和印度运棉布回英国。”

  此时,天平已经平衡。

  刘钰又放下了一枚砝码在右边。

  “这一枚,是英国新兴的纺织业资产者,尤其是那些花了大价钱,雇佣上百人的羊毛纺织厂。他们绝对反对棉布进入英国。”

  天平已经倾向了右边,然而还没有结束,刘钰又继续不断地往右边加砝码。

  “这是英国本土的玻璃制造业、这是英国本土刚开始起步的瓷器烧制业、这是英国西印度地区种咖啡的……”

  最后,他拿了最大的一个砝码,扔在了右边。

  “这,是英国此时流行的重商主义理念,要当貔貅,对于金银,要只吃不拉。”

  看着天平已经严重倾斜,刘钰笑道:“所以,英国不可能和我们合作,东印度公司有心当买办,却无力,因为斗不过其余几家的一致利益。况且,他这个东印度公司如今还徒有虚名,还没有占着印度,屁并不响。”

  一推手,将天平上的砝码都倒了出来,等到天平重新恢复了平衡,刘钰道:“我说,英国不可以,荷兰可以。但这个荷兰,当然不是此时的荷兰。”

  说罢,将一个最大的砝码压在了天平的一端。

  “在南洋尚在荷兰手中的时候,我们与荷兰之间绝无合作的可能性。但是……”

  他伸出手,将那个最大的砝码拿走,反问道:“如果我们拿下了南洋呢?”

  在场的人看着暂时还在左右摇摆、但最终会恢复平衡的天平,若有所思。

  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,让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买办?

  然而仔细想想,从黑板上那些字词来分析的话,似乎真的有这种可能性。

  在刘钰看来,荷兰东印度公司就是一个合格的潜在买办。

  VOC和BEIC完全不同。

  荷兰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因为过早转型商业和金融业已经毁了,荷兰已经空心化了。

  成也东南亚,败也东南亚。

  历史有时候要从更长的角度去看。

  荷兰曾经太强大,抢了上个时代欧洲人人眼馋的东南亚。

  印度是英国在东南亚竞争失败、退而求其次的目标;连纽约,都是荷兰“赏”给英国的,因为在上个时代,整个北美——当然不包括西班牙的银矿区——都不如一个小小的安汶岛值钱。

  可时代变了。

  以百年为单位,荷兰人在上个时代走了一条绝对正确的路。

  以三百年为单位,荷兰人这一步可谓是错的离谱。

  这不再是一个五百年前的人从棺材里复活、当年就能无碍生活的、不变的、静止的时代了。

  刘钰要彻底毁掉旧的荷兰,自然也要考虑搞出一个新的荷兰。

  荷兰很强。现在仍旧很强。

  若此时大顺在大西洋,能让荷兰海军把大顺打的迁都西京、避其锋芒、海岸荒废。

  但大顺不在大西洋,而是在太平洋。

  在大西洋能被荷兰打到全军覆没的大顺海军,能在南洋把荷兰打的妈都不认识,VOC是荷兰最重要的命根子,而这个命根子此时就捏在大顺的手里。

  切下荷兰的命根子,大顺就有与荷兰进行商业合作的可能,就有让荷兰东印度公司解散重组、成为买办集团的可能。

  原本历史上的波士顿倾茶事件,走私贩子们搞得是荷兰走私茶。

  但现在,泽兰省和瑞典东印度公司,平分秋色,因为历史上七年战争荷兰中立,泽兰省才能全力扩张走私业基本挤垮了资本不足的瑞典人。

  现在以七年战争为分水岭的两大走私贩子,刘钰都要捏在手里。

  很多人想象中的东印度公司,是资本主义商业倾销的马前卒,但那至少不是此时的现实。

  此时的现实,是东印度公司赚得还是本国百姓的钱,是把印度和中国的商品卖给欧洲老百姓。

  英国东印度公司没办法当买办,因为国内的纺织业、大地主、圈地养羊的旧贵族、玻璃制造业、英国瓷器等等,代表着向外卖货的力量。

  英国渴望当买办的力量,掰腕子,掰不过英国强悍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旧贵族。

  荷兰则恰恰相反。只是缺一个契机。

  荷兰国内的手工业已经毁了,当初《枫丹白露敕令》驱逐新教徒的那波手工业人才红利已经吃的差不多了。

  最关键的就是金融业和商业的过度发达,使得荷兰的资本理所当然地流向了商业和金融业——就像刘钰认为在大明或者大顺没办法发国债的道理一样,在荷兰,如果海外投资和金融业投机,能有10%的年平均回报率,资本会投资年平均回报率只有5%的手工业吗?

  放贷、炒股、投机就能赚钱,为啥要兴办工厂?

  荷兰有识之士呼吁“振兴民族工业、让荷兰的纺织业再次伟大”,所以阿姆斯特丹股交所的大佬们,就以爱国热忱,把钱往不挣钱的纺织业上投?

  再说荷兰的条件,以及当初走错的路,在东南亚的过分成功,也使得荷兰没有搞工业的条件了。

  后世以玩电的莱顿瓶出名的那个莱顿市,曾是荷兰的纺织业中心。但现在呢?

  欧洲纺织的是羊毛,可整个欧洲都在纺羊毛、卖呢绒,大家疯狂内卷,互相之间高关税。

  英国有圈地运动养羊、法国有得天独厚的耕地和草场条件,荷兰有什么?

  羊毛靠买、市场被堵、纺织根本不挣钱。

  过早的金融业和商业投机,大量的资金积累,荷兰物价飙升。莱顿的一个纺织工人的平均工资,是德国的三倍、瑞士的2.5倍,英国的1.8倍。

  不是荷兰工厂主心肠好,而是物价太高,给工人的工资,最起码也得保证工人能持续当工具,人得吃饭才能第二天继续去当工具。

  如果本国的工业资产者,无力压制商业资产者,那么对商业资产者而言,当买办就是最佳选择。

  英国东印度公司敢说降低中国棉布进口关税,第二天伦敦的公司总部,就得被本国的纺织业、羊毛业、圈地乡绅带着人砸了,怒斥卖国无耻,骨灰都能给扬了。

  放在荷兰说这话,纺织业的人当然也想砸,但问题是还有几个从事纺织业的呢?有多少力量?多少能量?能鼓动多少人?

  刘钰之所以一定等待荷兰参加欧洲战争,是为了耗尽荷兰人最后的一丁点爱国热情。

  历史上荷兰此时已经迷茫了,开战之后爱国热忱让七省再度联合,拥戴了奥兰治家族。然而他死的时候,全国哀悼时,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反问:一个世袭家族而已,死就死了,有什么值得悲痛的?

  如果这一次荷兰最后的爱国热情仍旧拥戴奥兰治家族,仍旧选择参战,大顺只要忽然动手,切下荷兰的命根子、拿下南洋,荷兰必垮。

  空心化的荷兰,东印度公司不只是东南亚贸易的那点利润,而是关系到股票、金融、贷款……牵一发而动全身。当初一个南海泡沫就搞得英荷吐血,要是VOC破产呢?

  大顺夺下南洋,当天,阿姆斯特丹股交所就会上演一出时代大戏:抛售。

  VOC绑架议会,宣布不准抛售,那么早已经对VOC垄断不满的人,会上演一场革命。

  VOC遵守规矩,允许抛售,那么荷兰会瞬间崩溃。荷兰崩溃,VOC的主营业务已经是放贷了,而且很多是贷给外国的,以前荷兰很强,不得不还;现在跨了,凭本事借的钱,为什么要还?

  这一次他联合法国,给法国带去了新枪新炮的技术,用西洋参和貂皮为法国输血,为的是将来让法国在北美多流血,而现在则是要把荷兰仅存的一丁点爱国热情彻底打散,告诉他们一个残酷的现实——时代变了,小国荷兰的爱国狂热,只会给荷兰带来毁灭。

  毁灭掉最后的这一点爱国热情,也就扫清了战后谈判让荷兰当买办的最后一道阻碍。

  搞金融业、商业的荷兰大佬们,既不靠实业赚钱,也不投资实业,那么为什么不和大顺合作,一起赚英镑、西班牙银元呢?

  VOC必然垮台,但VOC的股东们、幕后大佬们,仍旧掌控着一切。再开个公司,与大顺合作,叫不叫VOC,也没什么区别。

  本土工业资产者无力,他们即便有意见,认为大顺的棉布会毁了荷兰的纺织业,但是……他们有几个人?有几个钱?

  荷兰有庞大的运输业、有成型的走私途径,这些人,也得吃饭。

  海上马车夫的遗产,是马车夫,至于运谁的货,马车夫会在乎吗?

  是跟着大顺,均分南洋的贸易品利润、配合大顺法国瑞典以及北美的走私贩子打破英国的《航海条例》?

  还是……然而没有还是,荷兰没能力夺回南洋,更没能力誓报此仇攻破京城。

  当然,大顺别吃独食就行,拿下南洋,看在海上马车夫遗产的面子上,还是分一半饼给荷兰吃才行。有钱大家一起赚。

  大顺自己吃独食也吃不下,荷兰人是没办法夺回南洋的,可一样,真要是不死不休吃独食,大顺的船,一条也过不了开普敦。去一条、沉一条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